当前位置:首页>焦点>正文

跨经营区交易激活全国电力市场

今年夏季,跨经我国电力市场迎来重要变革。营区7月1日至9月15日,交易激活超过20亿千瓦时电能将从云南、全国广西、电力广东,市场经闽粤联网工程持续输往上海、跨经浙江、营区安徽、交易激活福建四地。全国
 
这一规模空前的电力跨区域电力调配,标志着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迈入常态化阶段。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跨经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《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营区复函》,原则同意《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交易激活并要求国家电网公司、南方电网公司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,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,更好支撑电力保供。2025年底前,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、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,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。
 
多位受访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,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,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标志性举措,对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、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。
 
促进省际供需互补
 
长期以来,我国电网呈现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分区域经营的格局。国家电网覆盖26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,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88%;南方电网则覆盖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五省区,并与港澳以及东南亚电网相连。在这两大电网公司内部,每个省级电网公司管理的区域就是一个经营区。这一格局在特定历史时期保障了电网稳健发展,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壁垒。
 
此前,区域间电力互济多依赖应急调度,以“一线一议”“一事一议”方式推进,不仅频次低、规模小,灵活性也大打折扣,阻碍了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,高比例新能源接入,电网运行随机性、波动性增加,通过大电网实现富余新能源消纳、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需求愈发迫切。
 
为此,国家着力推动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。今年3月,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首次联合出清,将桂滇两地5270万千瓦时绿电经闽粤联网工程送入上海,完成全国首笔跨电网经营区绿电交易;今年6月,再次促成甘青蒙等地新能源经多通道向广东送电超3400万千瓦时,实现首次大范围、多通道跨电网经营区交易。
 
此次出台《方案》的亮点之一,在于“常态化”。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建立后,我国不同省级电网之间的电力买卖行为,从过去的临时计划调配转变为经常性市场交易。“这一机制的建立,相当于在两大电网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的‘统一网上商城’。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说,这一机制让电力供需双方能够更灵活对接。
 
“举例来说,四川电网晚上负荷最高时刻约为21点,重庆电网晚上负荷最高时刻为17点,两地具有较强的供需互补潜力。跨区跨省市场能充分挖掘这种互补潜力,在电价的激励下产生需求侧的时间与空间价格弹性。”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夏清分析,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充分挖掘了不同省份供需互补潜力,以最小改革成本实现最大效益,赋予市场成员充分选择权。
 
推动绿电全国流动
 
清洁能源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《方案》明确,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作为交易基本单元参与跨区交易,这为绿电全国流动扫清了制度障碍。
 
政策东风下,东部负荷中心的企业能更便捷地采购西部、北部风电、光伏等绿电,助力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 
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谢开看来,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可有效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。“我国东西部存在着2—3个小时的时差。当新疆光伏大发、消纳困难时,广东正处于用电晚高峰,消纳能力强劲。两大电网之间存在较大的电力消纳互济潜力。”谢开说。
 
“《方案》创新市场交易模式,建立了全国绿色电力交易的常态化交易机制。”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康重庆说,《方案》在市场机制层面实现了资源端与消费端的直接交易,为南方绿电送长三角,西北、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铺平了道路,显著拓展了绿电的消纳空间和市场范围。
 
绿电的顺利流通得益于技术创新。今年4月,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,为绿电建立“电子身份证”,全程记录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,解决了跨电网经营区交易中绿电溯源难、可信度低的痛点。
 
提升资源利用效率
 
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成效已初步显现。试点期间,云南、广西绿电送往上海,三北地区绿电输往广东,累计成交绿电超8700万千瓦时;迎峰度夏期间,南方电网送国家电网的交易电量超20亿千瓦时,闽粤直流首次实现全时段200万千瓦满送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国跨电网经营区送电4366亿千瓦时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%。
 
“随着全周期常态化开市和更多跨电网通道建设,输电通道利用率将大幅提升,新能源消纳能力持续增强,保供互济更加灵活。”谢开说。
 
安全是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的重要前提。《方案》明确跨电网交易需经两侧电网双重校核,严格遵循安全标准,确保电网可靠运行。
 
夏清认为,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能更加有效地保障电力供应。每一个省份独立满足自身保供要求,需要建设大量顶峰调节资源,而这些电源往往只为了满足度夏、度冬期间几十个小时的尖峰负荷,资源利用率低。跨经营区市场交易可优化资源配置,实现各省份互保互济,降低保供成本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。
 
南方电网公司市场总监、市场营销部(客户服务部)总经理李敏虹透露,预计全运会期间,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联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、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开展蒙西送广东绿电交易,推动首次“三网协同”交易。


热门标签